中国文明网首页 > 书读中国 > 专题特区
[好文慢读]父爱如山:文化名人笔下的父亲
发表时间:2017-06-16   来源:中国文明网

 

  【编者按】他是家里的顶梁柱,社会的贡献者;他是给了你生命养育你成人的那个男人,他或许对你严苛,或许对你宠爱,不管严父慈父满满都是爱;他有泪不轻弹,他有爱不轻易说出口……父爱大都是默然的,如大海一般深沉、大山一般沉稳,平静中蕴藉澎湃,低调中深藏热望……父亲,永远是我们生命中的关键词。在2017年父亲节即将来临之际,我们特地从名人著作中选取了朱自清、鲁迅、贾平凹等文化名人怀念父亲的文章,让我们透过旧渐行渐远的时空,感受永恒的父爱!(本期策划:李雪芹)

本文摘自《背影:朱自清经典散文集》 浙江文艺出版社 2017年4月

  朱自清《背影》

  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,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。

  那年冬天,祖母死了,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,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。我从北京到徐州打算跟着父亲奔丧回家。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,又想起祖母,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。父亲说:“事已如此,不必难过,好在天无绝人之路!”

  回家变卖典质,父亲还了亏空;又借钱办了丧事。这些日子,家中光景很是惨淡,一半为了丧事,一半为了父亲赋闲。丧事完毕,父亲要到南京谋事,我也要回北京念书,我们便同行。

  到南京时,有朋友约去游逛,勾留了一日;第二日上午便须渡江到浦口,下午上车北去。父亲因为事忙,本已说定不送我,叫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。他再三嘱咐茶房,甚是仔细。但他终于不放心,怕茶房不妥帖;颇踌躇了一会。其实我那年已二十岁,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,是没有什么要紧的了。他踌躇了一会,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。我再三回劝他不必去;他只说:“不要紧,他们去不好!”

  我们过了江,进了车站。我买票,他忙着照看行李。行李太多了,得向脚夫行些小费才可过去。他便又忙着和他们讲价钱。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,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,非自己插嘴不可,但他终于讲定了价钱;就送我上车。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;我将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座位。他嘱我路上小心,夜里要警醒些,不要受凉。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。我心里暗笑他的迂;他们只认得钱,托他们只是白托!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,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?唉,我现在想想,那时真是太聪明了!

  我说道:“爸爸,你走吧。”他往车外看了看说:“我买几个橘子去。你就在此地,不要走动。”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。走到那边月台,须穿过铁道,须跳下去又爬上去。父亲是一个胖子,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。我本来要去的,他不肯,只好让他去。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,穿着黑布大马褂,深青布棉袍,蹒跚地走到铁道边,慢慢探身下去,尚不大难。可是他穿过铁道,要爬上那边月台,就不容易了。他用两手攀着上面,两脚再向上缩;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,显出努力的样子。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,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。我赶紧拭干了泪。怕他看见,也怕别人看见。我再向外看时,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。过铁道时,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,自己慢慢爬下,再抱起橘子走。到这边时,我赶紧去搀他。他和我走到车上,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。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,心里很轻松似的。过一会儿说:“我走了,到那边来信!”我望着他走出去。他走了几步,回过头看见我,说:“进去吧,里边没人。”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,再找不着了,我便进来坐下,我的眼泪又来了。

  近几年来,父亲和我都是东奔西走,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。他少年出外谋生,独立支持,做了许多大事。哪知老境却如此颓唐!他触目伤怀,自然情不能自已。情郁于中,自然要发之于外;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。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。但最近两年不见,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,只是惦记着我,惦记着我的儿子。我北来后,他写了一信给我,信中说道:“我身体平安,唯膀子疼痛厉害,举箸提笔,诸多不便,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。”我读到此处,在晶莹的泪光中,又看见那肥胖的、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。唉!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!

责任编辑:李雪芹
  1. 读书是一种享受 阅读是一种生活方式
  2. 美国公立图书馆:家门口的“儿童乐园”
  3. 高振河:阅读应该回归中华经典
  4. 亲子阅读:伴随孩子一生的富矿
  5. 《一诺的家风》:立足小家庭 关怀大社会
  1. 乡村经验成为创作源泉 李浩诗集《还乡》出版
  2. 美国公立图书馆:家门口的“儿童乐园”
  3. 延川杂志《山花》创造黄土高原文化奇迹
  4. “喜新厌旧”是文学编辑的职业本能
  5. 不曾远去的徐悲鸿
  1. 中国文明网将推出《中国名书店》节目
  2. 商务印书馆:丰碑一样的文化坐标
  3. 凿壁偷光图书城:书山有路勤为径
  4. 延安中国红色书店:红色血脉激荡圣地
  5. 风雨兼程80年 新华书店:无可取代的文化地标
  1. 聂震宁:阅读让我们打开智慧之门
  2. 冯骥才:书是文化的种子
  3. 曹文轩讲故事:用文字造屋
  4. 莫言谈读书:读书最直接的办法就是看经典
  5. 王安忆:读书是真的会让人漂亮的